- 新闻
- 全部1006
- 第9页
-
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国家增至55国
本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自6月12日起,印度尼西亚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 目前,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英国等55国人员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确定日期及座位的联程客票,从中
-
今日谈:科技赋能,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继续把制造业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科技赋能,首先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产业升级。近期,从华为发布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到小米宣布自主研发设计的
-
看港口流量如何变成经济增量
天津港港口外景。 李四航摄 游客在“津港印象”文旅综合体验馆展厅内选购进口商品。 夏德崧摄 核心阅读 不断提升港口支撑能力,推动“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变,将“靠海”
-
绿色环保技术开辟“出海”好前景
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正深刻改变中国。作为技术创新重要主体,中国民营企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绿色能源、环保科技等项目合作,在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3家在节水农业、电力装备、环保设备领域深耕的高新技术
-
代表委员与会履职 共商资本市场发展大计
3月3日,出席2025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陆续现身驻地酒店。证券时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特别关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并就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等建言献策。 “效果不错,还会持续推动。”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表示,自去年3月上交所发
-
服务中小企业“劳模工匠助企行”全面实施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易舒冉)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全国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于7月17日起全面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各级工会将组织劳模工匠组建技术服务队,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攻关、管理提升等,每年组织3万人次劳模工匠参与,服务2万家企业,帮助
-
经济金融循环更加畅通有序
当前金融业运行情况如何?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有哪些发力点?在5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回应金融领域热点话题。 李云泽表示,去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金融监管总局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
-
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站点增至近七千座
本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刘诗瑶)8月29日是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由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5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当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建成以来,基准站已经扩展至近7000座,为数字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
-
我国高速磁悬浮试验时速达650公里
本报武汉6月18日电 (记者田豆豆、吴君)近日,湖北东湖实验室高速磁悬浮电磁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的一次磁悬浮实验中,科研人员用时7秒,成功在1000米距离内将1.1吨重的试验车加速至650公里/小时,测试速度打破了同类型平台全球纪录,成为全球最快的磁悬浮试验速度。 该中
-
强信心增力量 决胜“十四五”·共享发展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龙洞村弯头村民小组“崖上石寨”新貌。 人民网记者 符 皓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意见征询。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供图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中西村钩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