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循环更加畅通有序

当前金融业运行情况如何?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有哪些发力点?在5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回应金融领域热点话题。

李云泽表示,去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金融监管总局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稳”的态势和“进”的步伐都更加明显。金融行业稳健运行,金融风险稳步收敛,金融改革稳妥推进,资金供给量增价减,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行业治理持续完善。
“大家都关心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存量风险正在有序处置,增量风险得到了明显遏制。尤其是去年我们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全年共处置不良资产3.8万亿元,创历年之最,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李云泽表示。

据介绍,去年,银行业保险业新增资金投放超过30万亿元,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6个百分点,经济金融循环更加畅通有序。
李云泽表示,今年将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拉长“白名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拿到贷款,同时抓紧研究制定配套融资制度,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更大效能,增加信贷投放,使机制扩大到更多民营企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促消费方面,李云泽表示,将着力推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不仅关注“物”的领域,更要聚焦“人”的领域,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李云泽表示,我国融资结构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需要积极稳妥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当前,重点是抓好四项试点,并积极稳妥扩大试点范围。
第一项试点是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去年,这项试点扩大到全国18个城市,取得积极成效,签约金额已经超过3500亿元。
第二项试点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前期试点规模超过1000亿元,今年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昨天我们批复再新增600亿元。”李云泽说。
第三项试点是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这项试点将并购贷款占并购资金的比例上限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期限由原来的7年延长到10年。
第四项试点是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在创新活跃的地区先行先试,着力破解质押登记、评估、处置等“老大难”。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李延霞、吴雨)
(责编:李茜)